蒙古包是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基本設施,在古代蒙古包可以隨地遷移,隨處按扎,但是現在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更新,草原人民已經不需要再經常遷移,蒙古包也成了供游人觀賞的建筑。
白色蒙古包指的是尚白的傳統愛好的表現。線條與色彩是造型藝術兩大因素,比起來色彩是更加原始的審美形式。
蒙古包并不象漢式建筑那樣“以空間規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連接和配合的群體建筑為特征。”也不象哥特式建筑那樣“高聳入云,指向非常神秘的上蒼觀念。”而是象珍珠般的以平面鋪開,撒滿草原,引向現實人間聯想,不是使人產生一種恐懼感反而是十分遼闊的空間和十分子易而與生活相聯系的,與白色的羊群,天上的白云,食用的奶食融為一體。中原地區的建筑的平面縱深空間使人慢慢游歷在一個復雜多樣樓臺亭閣的不斷進程中,而蒙古包則給人以廣闊的草原巨大的空間感。實用的,傳統習慣,歷史的因素在這里占有明顯的優勢。
變化統一的形式規律體現在蒙古包的結構上。蒙古包的造型,輪廓、比例、節奏等形式規律,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地自覺地表現在這里,經過長期的歲月的流逝,蒙古包的造型,輪廓、比例和節奏等成為一種規范化的一般的形式美,從而這種特定的審美感情也就逐漸變為一般的形式美。牧區的崩崩房和城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都喜歡采用古老的蒙古包形式。雄偉的賽馬場和成吉思汗陵等建筑也都從古老氈帳中吸取了營養。蒙古包的陶惱、烏乃、哈那和門等之間比例適當,并不給人以大小不一的比例失調的感覺,富有節奏感的烏乃和哈那的直線和交叉線與陶惱的圓形天窗,產生一種對比協調變化統一的感受,白毛氈用馬鬃和駝毛繩圍固蒙古包時很自然地產生了線的流動,使對稱式的蒙古包產生了變化,給人以既統一又變化的風貌。蒙古包是以它的外形面貌和合理的結構布局形成了統一變化的氈帳藝術,成為蒙古民族的偉大活力的象征。
以上就是蒙古包的裝飾特色,你了解了嗎?鄭州大慶蒙古包廠家是一家專業的設計,生產,銷售蒙古包的大型企業。公司成立以來,不斷創新工藝,借鑒傳統經驗,力爭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蒙古包帳篷,產品遠銷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