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少數民族,很多時候都有不同的禁忌,所以在入住或者做客的時候我們要很清楚那些是禁忌的。下面內蒙古蒙古包廠家就對其中的禁忌進行一下詳細的講解:
一、墜繩的忌諱:
墜繩,就是栓在天窗正中用來固定蒙古包的拉繩。拉繩的帶子夾在蒙古包東橫木以北第四根哈那頭上搭的烏尼里。墜繩先從套瑙和烏尼之間垂下弓形的一截兒,再將其端從烏尼旮旯里穿進去,蒙古包廠家,在烏尼上打一個吉祥活扣掏出來。如果刮起大風,就可以把拉繩一下揪出來,固定在地上栓牢。春秋季節刮起大風或羊角風的時候,用力把拉繩揪住,或者把他固定在外面北墻根的樁子上,可以防止蒙古包不被風刮走。在掖墜繩的時候,垂下來的部分長短要適當,一般以站起來不碰頭、伸手能夠著為好。蒙古人認為墜繩是保障蒙古包安寧、保存五畜福分的吉祥之物。沒有墜繩的蒙古包不存在,沒有墜繩就不能算蒙古包。出賣大畜的時候,要從鬃、尾、膝上拔一小撮毛拴在墜繩上,這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家里。出賣小畜的時候,女主人要用袍子的里襟擦它們的嘴,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里面的意思。男方到女方家娶親的時候,要把一庹長的緞哈達作為五畜的禮物,搭在對方的墜繩上。墜繩是一種家戶生存、五畜繁衍的吉祥物,蒙古包報價,所以非常珍貴,外來人不能用手去摸。
二、氈門和頂氈的忌諱:
進蒙古包不能踩門檻,不能在門檻垂腿而坐,不能擋在門上,這是蒙古包的三忌,這種風俗自古就有。進別人家的時候,首先要撩氈門,跨過門檻進去。因為門檻是戶家的象征。踩了可汗的門檻便有辱國格,踩了平民的門檻便敗了時運。所以都特別忌諱,令行禁止。后來這種法令雖然成了形式,但不才門檻一事,卻因為每個人都自覺遵守而流傳下來。只有有意跟對方挑畔、侮辱對方的人,才故意踩著人家的門檻進家。
尊重主人的客人,不但腳不踩門檻,連氈門也不能從正中而入,而要輕輕地撩起祥云簾子,從氈門的東面進去。把右手向上攤開,用手指肚觸一下門頭,才能進去。這樣做的用意是祝福這家太平吉祥。
平時為了尊重門戶,不但腳不踩門檻,手不抓門頭,連頂氈也不能隨便觸動。在蘇尼特嘎林達爾臺吉的傳說中,就寫著"不可觸動頂氈、灶臺、有頂的帽子"等字句。蒙古包的帽子就是頂氈,所以不許隨便觸動。早晨拉頂氈的時候,用右手拉住頂氈帶子,從胸前轉一圈(順時針)轉到西面拉開。晚上蓋頂氈的時候,用右手在胸前轉一圈,拉回到東面。頂氈晚上蓋住,白天揭開。白天只有刮風下雨才蓋上頂氈。平素晴天麗日,忌諱蓋上頂氈。只有家里死了人,才把頂氈蓋上,或者把頂氈的三角向天窗垂下來。
三、灶火的忌諱:
蒙古人最尊重灶火,把它看得比什么都珍貴。來家作客的人,別說踩進灶火的木框里,就是木框本身也不能踩。前后出入的時候,要把袍襟撩起,生怕掃住灶火的木框(火撐外面的木圈)。支火撐、坐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傾斜。還忌諱向灶火灑水、吐痰、扔臟物,不能在灶火的木框上磕煙袋,火撐上更不能磕煙袋。更忌諱向灶火伸腿,把腿伸到火撐上烤火。不能把刀子等刃具朝著灶火放置。要把剪子、切刀裝進氈口袋里,夾在蒙古包的襯氈縫里。忌諱用刀刃捅火、用刀刃翻火、用刀子從鍋里扎肉吃、用刀子在鍋里翻肉。
尊敬灶火的起因,可以從幾方面解釋。考察灶火(香火——-高勒木德)一詞的古義,指祖先留傳下來的家庭用火,高勒木德一詞的含義,是指主要的木頭、柱子、橫梁等。與此相關,我們的祖先曾經供奉過火神與祖先的靈魂,這就是尊重火的歷史原因。我們的祖先不僅很早就回用火,而且差不多同時就開始祭火。
從祭火的祝贊詞中可以看到,蒙古人祭火是成吉思汗留傳下來的習俗。某一家的香火總是由那家的季子繼承,尊敬那一家的香火實際上就是尊重那家的主人。
在線客服 : 服務熱線:13073791337 電子郵箱: 2084660438qq.com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95號 蒙古包
鄭州大慶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是蒙古包帳篷批發基地生產廠家之一,蒙古包價格優惠,多年生產經驗,不斷借鑒傳統蒙古技藝,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篷房租賃服務。蒙古包廠家占地面積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