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風情》一書中有一段祭天詞是這么寫的:
天,為蒙古人傳下了人種,使蒙古人得以繁衍興旺,遠祖孛兒貼赤那的子孫,撒遍了沙漠的海洋。
天,為蒙古人培育了五畜,使蒙古人生存有了保障,草原上布滿了牛馬駝羊,感謝天恩浩蕩。
天,為蒙古人賦予了力量,使蒙古人在世界中逞強,征服了妖魔和邪惡,享受了和平吉祥。
可見,在蒙古文化里天空不僅是浩瀚無際的,而且還具有消災祛難、賜予吉祥的神力。于是蒙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映射到了建筑的形態上,他們模仿蒼穹的樣子,將蒙古包建成了穹隆形。不僅如此,各種人工設施以及駐扎的營盤也都被修建成圓形。于是環環相套的、無形的同心圓成了蒙古人心中最美的形狀,而蒙古包作為這一切的原點成了人們心中最美的家園。
穹隆形的蒙古包不僅滿足了游牧民族的精神需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具有重要意義。前面說過,由于蒙古高原自古奇寒、風 雪極大,因此需要建筑特別堅實耐用。蒙古包的獨特造型使其能夠有效避免風載、雪載帶來的破壞,確保建筑的穩固和人的安全。所以可以說,蒙古包的造型準確地把握了客觀世界的規律,解決了實際問題。正是由于滿足了功能和心理上的諸多需要,使得蒙古包達成了“真”(功能)與“善”(理念)的完美統一,從而最終造就了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