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特有的一種民居文化形態,經過千百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藝術模式,她伴隨著蒙古族家庭走過了一輩輩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在蒙古人和北方民族的心目中,蒙古包就是游牧民族“家”的象征。世界上許多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創造了輝煌的建筑文化,然而總覽世界建筑藝術史,大多數民族和地區的建筑藝術精華多集中在宗教建筑、陵墓建筑、軍事建筑、貴族宮廷建筑和園林景觀上。即使有以民居建筑為主要特色的地區,或在其結構形式上暗示出貴族化的本質追求,或在其使用功能上趨向家族、部族的村落社會化的特點,以純粹的民間世俗生活形態為根本,發展為本民族、本地區最具典型特征的民居建筑文化,蒙古包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蒙古包的圖案很明顯地展示出蒙古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特色,同其他游牧民族的氈帳相比,更能顯出自己的特色。在中國的東北、西北的少數民族當中,以游牧業經濟為主的民族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這些游牧民族中,住帳篷的游牧民族也不在少數,他們的經濟文化模式也多為草原游牧型,但是就審美習慣等方面同蒙古族相比還是有所區別。
蒙古包這種民間形態的居住文化方式,是由不同年代、不同出身背景的眾多的普通牧人完成的。這些不是建筑家、藝術家的普通人在自身生活需要的驅使下逐漸地積累經驗,約定俗成地將蒙古包的建造規范成的一些既符合實用要求,又具審美特色的要素,蒙古包可以說是一種大眾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