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氈是圍在哈納外面的長方形毛氈。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圍氈的數量不等,通常以四片居多。另外每片圍氈的大小也隨氈包的規模而定,一般高不過人頭,寬不過3m。但是也有一些特大的圍氈,高度有2m多,寬度能達到9m。圍氈的層數視季節而定,一般夏季用1層,冬季用2-3層。在圍氈的上部縫有若干短繩,用來系在烏尼桿上,這樣豎直展開以后才不會滑落下來。
苫蓋圍氈是很有講究的。以四片圍氈的蒙古包為例,每片氈子的長度都要大于哈納周長的四分之一,才能保證接口處不留縫隙。還有西北側的那片氈子永遠圍在最外面,它的下邊壓著西南、東北兩片氈子,而東南側的氈子則被壓在東北側氈子的下面。這么做是因為蒙古高原的西北風非常強勁,用上風處的氈子蓋住下風處的氈子,這樣任憑風暴如何肆虐,冷氣也不會灌進屋里。還有一點是圍氈的高度要比哈納高出一些,然后用頂氈蓋住多出來的部分,其目的也是為了防風防雨。圍氈表面一般不做大面積的裝飾,通常以本色為主,外圍用雙股馬尾繩鎖邊。